來
美國之前,我一直以為中國的林木保護的法律和措施已經很健全了,可是等我到了
美國加州的國家公園,我才發現國內的那些所謂法律和措施實在是還差得很遠。于是我拿著
中國國旅的導游地圖,開始進一步研究起美國的林木保護措施來,其實美國的林木保護措施并不是十分的難懂,最難得的是保護觀念已經深入每一個美國人心中。
不同于中國,對于動物學家這個“少數派”的意見,林業部門也要采納,并在成片采伐時“照辦”。因為森林不等于木材,它還包括野生動物等等。美國的森林采伐與更新,大致有兩種方法:一種叫做“皆伐”——人工更新,即把一大片森林統統砍光,然后再撒除草劑,施肥,改種良種樹苗。就是像種莊稼一樣種樹,20年即可成材。這樣干比較費工,成本大,但是成材快。另一種方法是“摘伐”——天然更新。即在采伐某一片森林時,在每平方英里內保留七、八株樹作為種樹,讓天然風作為播種者。這樣需要4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使新苗長大成材。這種方法省工,成本低,但是成材較慢。
根據中國國旅的資料介紹,美國的各州都有立法權,各個州的法律有許多不同之處。同樣的事情,在甲州是合法的,在乙州即可能是“違法”的。各州對伐樹也有不同的要求和相應的法律規定。比如說加利福尼亞州吧,就要求采伐單位及時在原地造林;如果某個單位伐樹三年后,還不能如數造林,就要向州政府納稅。
對中美兩國的森林資源和植樹造林情況都做過深入調查研究的中國國旅的趙士洞先生說,美國在植樹造林方面的經驗,主要是“良種壯苗,適地適樹”八個字,但人家說到做到,對每一條的要求都很嚴格。比方說“良種”,許多大的造紙公司都有自己的林區(有的多達幾百萬公頃),有自己的苗圃,專門培育適合制造優質紙的樹種。這種林區在采伐后,一律種植自己的“良種壯苗”,不許種從外面買來的“雜種”樹苗。
許多大的公司,即在自己的林區里設置造紙廠,木材加工廠,這樣就地取材造紙,或把大樹加工成各種規格的木材,既可減少運輸和成本,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國內的造紙廠普遍是嚴重的污染企業,那些據稱采用多種過濾措施的所謂清潔企業但是同美國的造紙廠比起來無疑也是嚴重污染企業。看著中國國旅的旅游手冊上得美麗環境,想象國內河流的臭氣熏天,我真心為國家的未來擔心不已。更多
出國旅游線路歡迎登陸
旅行社美洲美國旅游頻道。